资讯

今年前5个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创近5年同期新高。面对创新药械的飞速发展,如何才能确保消费者能同步“用得起、用得上”?作为创新药械的重要支付方,商业健康保险正加快创新升级,探索将先进医药纳入保障范畴,促进高端医疗服务 ...
证券行业正积极拥抱新政策,加快赋能科创企业。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机构和业内人士看来,科创板“1+6”政策增强了 ...
在近期全国多地迎来高温“炙烤”下,7月7日,A股电力板块表现抢眼,多只个股涨停,水电、火电、虚拟电厂等概念板块涨幅均居市场前列。 业内人士认为,迎峰度夏拉动电力需求增长,叠加中报季即将来临以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带来的积极影响,当下建议重视对电力板块的配置。除看好水电、火电、绿电等细分方向外,制冷剂、煤炭等与制冷、发电相关的板块同样值得投资者关注。
虽然上半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情有所降温,但券商理财产品的认购比例却有所上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已有15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312.71亿元券商理财产品,占购买理财产品总金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62%上升至7.6%。
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对收益率较高且表现稳健的理财产品的需求愈发迫切,不少理财公司“多资产多策略”的资产配置优势逐渐显现。这种资产配置方式不仅能在投资周期内降低波动风险,还能为投资组合带来丰富的收益来源。
在利率中枢下行、存量高收益资产逐步到期、权益市场波动背景下,险资面临较大的资产再配置压力。险资更倾向于寻找底层资产安全、长期收益稳定的投资标的,高股息特征显著的优质港股成为险资等投资者的“压舱石”资产之一。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业绩分化的核心在于“行业生态重构”。科技板块的高增长缘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溢价效应持续释放;而传统行业承压则反映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依赖单一产品、缺乏迭代能力的企业在需求升级下盈利收窄。周期行业内部的“冰火分化”,本质是转型期企业对新兴产业链“适配性”竞争的结果。
7月7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在民政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政部、商务部拟于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并于7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启动仪式。在此次活动中,将实施惠老助企政策,降低企业服务成本,推进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可转债“强赎潮”上演,多只存量规模较大的可转债退出。此外,可转债发行规模虽有扩大但节奏仍然偏慢,可转债市场供需再平衡行情持续演绎。流动性改善、政策支持加码、风险偏好抬升及科技产业深化发展等多重利好共振,权益市场上行趋势或将持续利好转债市场。
港股IPO储备队伍也持续扩大。“事实上,申请在港IPO的个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约200宗申请,较年初时的数字倍增,当中包括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企业。”陈茂波介绍,这反映港股升势正吸引更多企业加快推进上市计划。
根据此前披露的基金发售公告,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博时、招商、鹏华基金旗下7只科创债ETF只发行7月7日一天时间,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提前预告“一日售罄”。
尽管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今年显著改善,但小型股或微盘股的流动性仍十分受限。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收盘,港股市值在1亿港元以下的公司共有474家。部分公司年内区间日均成交额较低,甚至不足10万港元。